AudioQuest—公司历史简介 


  Audio Quest公司的成立,并非全然如其发展演变一般。当1980年Bill Low成立AudioQuest公司之时,事实上是一家开始于1972年从事音响相关器材贩售活动的公司,做稍微改变而已。 

  在高中及大学早期阶段,Bill尽其所能地想要拥有最好的音响系统,他曾经帮同学组装许多名为Heathkit & Dynakit 的后级扩大机、前级扩大机与调谐器等。每次组装赚取来的10美元或15美元,就去购买唱片或让唱盘升级更为好用。

  大学第三学年一开始,他兴起开始贩售设备予同学的念头,以取代原先之推荐设备方式。因此开始花两年时间研习有关真正的音响器材。他的小规模特约生意,缘自1972年起之贩售BSR唱盘与日立收音扩大机予Linn Sondek,Radford,Celestion等直到1974年。

  1976年大学时期结束,无法抗拒迁居加州的渴望。就将其零售生意转交给朋友,自己则是担任北加州一家制造厂的商务代表。隔年即使Bill必须贩售音响、电视与打字机以维系其生活,他依然勉怀过往的欢乐时光与珍贵经验。

  北加州市场环境特别保守,经销商喜欢说:“若没十足把握,绝不轻易进货”造成Bill即使有再好的商品也无法争取到一丝展示机会。他的商品货源包括Decca, Audionics, Koss Electrostatic, AEA, Dunlap Clarke, Celestion 与其它厂家等。

  在拜访南加州市场时,Bill发觉两个市场非常重要的不同点。这个来自于南方经销商的标准答案是:“好啊,带它过来,让我听听看”因此就在1977年Bill搬到南方。

  不幸地,即使有开朗的经销商与出色的配备(Cizek,Decca, RAM, Koss Electrostatic, RH Labs, PSE, Ariston, Armstrong, Rogers, andChartwell)相结合,仍然无法令他成功。事实真象是Bill在销售技巧上平淡无奇,他永远无法成为一位专业的销售人员,永远学不会如何去销售别人的产品。

  如此,经过六年时间的涉足音响器材市场,既是零售经营者,又是一家制造厂的商务代表,

  Bill再度于其Santa Monica的家中客厅开始经营其特约店。这次Bill做了一个小决定,事后却证明是非常重要的关键,他决定在店里做订制的音响线生意。

  当Polk Audio引进名为Cobra Cable的日本音响线时,音响线在1976年的美国市场,已然成为贵重商品。这种高容量litz线损坏许多扩大机,但它常常在声音方面作很大改善。到了1978年Polk, Bob Fulton,与Jonas Miller Sound已使音响线成为名列前矛的音响材器之重要组件。

  自从1960年代,Bill即深深牢记使用较好讯号线而摒弃普通讯号线的优益处。在1977年Bill买到一捆Noel Lee(后为“HeadMonster”)正要卖给他在北加州经销商的12 awg灯蕊(Bill与Noel都曾相互委任为其商品线之南北加州两区域商务代表)。1978年Bill与另一小零售商合作订购一批订制的双绞litz线,在某些方面当Bill想起所提及的此种名为“独创秘诀”的讯号线,就感到困窘----它的每一导体要有435条捻线,而且不用非常好的铜材。无论如何,它确是一个很好的开始,在当时它明显造就FultonGold 线材被公认为顶尖商品。这种线材是绞编在一起,并且可以避开裸线接触。

  在这紧接的两年,Bill制作这种讯号线(第二款较小式样)仅供他的小店使用。无论如何,在洛杉矶区域的其它经销商开始向Bill购买这种讯号线,并且也外销到日本。1980年当加入洛杉矶音乐协会的同时,Bill有了制作讯号线卖给经销商的构想,他就着手计划开始经营Audio Quest公司。

  AudioQuest讯号线的演变发展,足以代表整个公司的全部历史。不管怎么样,许多最为重要的基本设计规范几乎一开始即已建立。这些基本优先事宜都是因实际观察经验的结果而建立,并非根据抽象理论。

  例如:复合导体相互关系之重要性,是AudioQuest设计基础中的一项,就是在偶然机会中得知。在1980年一位超低音制造商要求Bill制作一种较为厚实的线材以供其超低音使用。他建议将四条导线螺旋转成一条,借以增加交叉接触面积,取代以往传统式的两条一线。Bill就制作这种讯号线并接受建议。这项工作的表现,超乎其想象中的好。Bill很快地得知四合一导线在几何学上的重要表现,正如同四条导线以成对方式处理。更进一步实验显示六条或更多条导线绞绕在一个线圈的益处。到了1980年秋天,Bill就设定名为GreenLitz的六导体讯号线之新标准。现在,几乎每个AQ扬声器都用多导体线圈。

  大约相同时期,当Bill拜访一家经销商要做展示,他遭遇到棘手却具教育性的经验。经销商正在使用一条十呎长的知名音响线,Bill用一对25呎长的“独创秘诀”讯号线作连接线路,对于音质的大为改善,让经销商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。Bill回到车上拿来一对10呎长的讯号线。大家都知道扬声器的讯号线越短越好,Bill有理由预期会有更好的表现。

  非常让人惊讶的是,这对十呎长讯号线听起来并没有如同那对25呎长讯号线一般好(虽然还是

  优于原先他牌的讯号线许多)。这两组讯号线的内部结构完全相同,而且都是相同厚度的PVC外层。唯一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PVC外层的硬度。这对较晚生产的十呎讯号线,为顾及消费者保护,使用较为软质的外层。这项不经意的实验,证明机械性坚固的重要---每一条AudioQuest讯号线本身所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前题。

  到了1980年年终,Audio Quest有42个销售据点在南加州,以及一个经销商位于丹佛。1981年一月Audio Quest第一次在Las Vegas的消费电子秀(CES)展示。一个月后AudioQuest就在欧洲、亚洲及大部份的美国地区销售。

  紧接下来超过十三年的时间,Bill持续不断地精研机械结构所造成讯号线传递失真的了解。

  在那些方面有其合乎逻辑与理性的进展,而能够导引今日音源、视讯之末端连接线与数字讯号线的生产。1987年Bill第一次公开一份名为“讯号线设计;理论对抗实务经验”的报告。即使从那时起,Audio Quest每条讯号线都已更为精进,Bill于1987所建立的基本前题依然不变。他在履行那些前题能力方面已有进展,并且确信将会持续进展。

  Audio Quest成为high-end 市场的最大讯号线供货商已有多年时间,行销44个国家,并且在美国超过600个销售据点。Bill因为这项可能无视其公司设立基楚与行销基础的坚持,而必须是商品表现完美,所带来的成功感到特别高兴。在音响领域,许多专家都知道要倾听他们所贩卖的商品常常是相当不方便----他们或许会因此得知他们所不愿意知道的事。某些主要品牌就是基于此一原则下作贩售,Bill始终了解要在商品表现完美上,建立起Audio Quest的存在,有其相当的挑战性与困难度。在另一方面,对Bill而言,这是唯一合于理性的做生意方式,以及能够结合其对音乐热忱与维持生计的唯一可行途径。